清洁后,各纱线通道可能发生细微变化,需重新调试纱线张力。使用张力仪测量每根纱线张力,确保张力均匀。不同编织物对张力要求不同,如精细织物要求张力小且均匀,厚重织物张力可稍大。一般来说,先将张力调至初始设定值,然后根据编织效果微调,每次调整幅度不宜过大,以 1 - 2N 为宜。
清洁可能导致机械部件位置变动,需检查并调整关键部件间隙。例如针床与沉降片之间的间隙,间隙过大,织物可能出现漏针、跳线问题;间隙过小,会增加部件磨损。通过塞尺测量间隙,按照编织机说明书要求,使用专业工具调整至合适范围。
检查皮带、链条等传动部件松紧度和对齐情况。传动部件松动会导致动力传递不平稳,影响编织精度; 而对齐不准确可能使部件磨损加剧。使用张紧工具调整皮带张力,用校准仪确保链条对齐,保证传动系统稳定运行。
重新设置控制系统参数,确保与机械部件状态匹配。清洁后,部分传感器灵敏度可能变化,需重新校准。如送纱传感器、张力传感器等,按照说明书要求输入正确参数,进行零点校准和量程设置。
检查电气线路连接是否牢固,有无松动、虚接现象。松动的连接可能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,引发故障。可轻轻晃动线路,观察有无接触不良情况,对松动的接头重新拧紧。
对编织机的驱动电机进行性能测试。清洁后,电机可能因灰尘清除而性能有所变化。测试电机转速、扭矩等参数,与额定值对比。如发现偏差,可通过调节电机控制器参数进行修正。
先进行空载运行,观察编织机整体运行状况。听是否有异常噪音,检查部件运动是否顺畅。空载运行时间不少于 10 分钟,期间注意观察电机温度、各部件振动情况。如有异常,立即停机检查。
空载运行正常后,进行加载试运行。选择合适的纱线和编织图案,开始编织少量样品。检查编织品质 量,如密度、纹理是否符合要求。根据编织效果,对张力、速度等参数进行微调。
持续观察编织机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稳定性。记录运行过程中的参数变化和故障情况,及时发现潜在问题。长期观察时间不少于 8 小时连续运行,确保编织机在清洁调试后能稳定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