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轴速度是影响编织机生产效率的关键参数。一般来说,在保证编织质量的前提下,可适当提高主轴速度以增加产量。但如果速度过快,可能会导致纱线张力不稳定、编织图案变形等问题。设置时需考虑纱线的材质、粗细以及编织的复杂程度。例如,对于较细且柔软的纱线,主轴速度不宜过高,以防纱线断裂;而对于质地较硬、强度较高的纱线,可适当提高速度。通常,在编织简单图案时,可先以中等速度运行,观察编织效果后再进行微调。
喂纱速度要与主轴速度相匹配。如果喂纱速度过快,纱线会堆积,造成编织松散;喂纱速度过慢,则会使纱线张力过大,容易断裂。在设置喂纱速度时,需结合纱线的供给方式(如主动喂纱或被动喂纱)。主动喂纱系统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喂纱速度,能根据编织需求实时调整;被动喂纱则需根据主轴速度和纱线特性,通过调整张力装置来间接控制喂纱速度。例如,在编织紧密的织物时,可适当降低喂纱速度,以保证纱线紧密排列。
合适的纱线张力是保证编织质量的关键。张力过大,纱线容易断裂,且会使编织物手感变硬;张力过小,编织物会显得松散,图案不清晰。不同材质的纱线所需的张力不同,如丝绸纱线需要较小的张力,而麻纱线则需要较大的张力。设置纱线张力时,可通过张力控制器进行调整,并在编织过程中不断观察纱线的状态和编织效果。可以先从较小的张力开始,逐步增加,直到达到理想的编织效果。
牵拉张力用于控制编织物从编织区域输出的速度和力度。牵拉张力过大,会使编织物变形;牵拉张力过小,编织物会堆积在编织区域,影响后续编织。牵拉张力的设置要根据编织物的类型和厚度来确定。对于较厚的编织物,需要较大的牵拉张力;对于较薄的编织物,则需要较小的牵拉张力。一般可通过调整牵拉装置的速度和压力来控制牵拉张力。
在自动化编织机上设置图案时,首先要进行图案设计。可以使用专门的编织图案设计软件,根据需求绘制或导入图案。设计图案时,要考虑编织机的编织能力,如最大编织宽度、最小针距等。图案设计完成后,将其输入到编织机的控制系统中。输入过程中要确保图案数据准确无误,避免出现图案错误或变形。
自动化编织机通常对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。温度过高,会使纱线变软,容易产生粘连,影响编织质量;温度过低,纱线会变脆,容易断裂。一般来说,编织机的适宜工作温度在 20℃ - 25℃之间。可以通过空调等设备来调节工作环境的温度,使其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。
环境湿度对纱线的性能也有影响。湿度过高,纱线容易受潮,增加重量和摩擦力;湿度过低,纱线会变得干燥,容易产生静电。适宜的环境湿度一般在 40% - 60%之间。可以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来调节环境湿度,以保证编织机的正常运行和编织质量。